帝苍

第九十九章 都可知了

端羽并不知晓因为自己纯阳念在世人面前现世,引动了一系列异象,七宗之人皆被惊动。
此刻,有数人正从各处赶往大周。这些人,无一不是现在籍籍无名,转瞬就能名动江湖的人物。
江湖风雨起,朝野皆将不宁。
做为身处在漩涡中心的人,端羽浑然不知各方势力即将展开争夺千年气运的博弈,而他便是其中最关键的人物。
此时被诸位惊叹的经纶院学子围在中间吹捧的端羽,心中只有麻烦不断的懊恼。
看冯林山离去时怨毒的眼神,端羽仿佛看到了又一个林锐,这仇是结得深了。
曾经身为王子,端羽其实和林锐、冯林山等人一样,容不得别人拂逆自己,所以才会有赵大的身死,七杀堂的覆灭。
权贵家的孩子,眼中揉不得半点沙,受不得半点委屈。若是有人胆敢挑衅他的权威,便会被视作大敌。
自己在这么多人面前击败了冯林山,端羽知道这冯林山是一定不会放过自己的。至于他会采取什么手段报复,端羽不得而知,但知道一定会比林锐棘手些。
身为八大柱国将军之一,冯林火是御赐的骠骑将军,地位仅在天策上将之下。朝中武将第二号人物,又曾是玉宇替天行,这般权利和实力,想让要一个人人头落地,是再轻易不过之事。
俗话说,引火烧身。冯林火是一把暴躁的火,而端羽感觉自己点燃了这把火。
这火会不会把自己焚个一干二净?心有焦虑的端羽在人群中偷瞄着冯林山的背影消失在远方拐角,心中完全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
经纶院的学子们丝毫不知道端羽心中在想些什么,只知道如此时机不向他讨好一番,更待何时。
他们本以为自己已经将端羽看得更高了,但目睹了这位考出了六门上上的天才,今天再次露了让人震惊万分的一手,他们才知道自己还是低估了端羽,而且低估了太多。
十三岁的六门上上,更是能够击败冯林山的修士,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内院?应该不过是手到擒来之事。
琼楼?经纶院已经多少年没有弟子入琼楼了。有人在心中算了算,若不算从刑蚩宫而来的华安乐,已是三十五年没有经纶院学子入琼楼。
三十五年,就算一个婴儿都早已到了而立之年。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三十五年更是将近半辈子的时光。可这三十五年来,人才辈出、妖才不断的经纶院居然没有一位学子能够进入琼楼。
是该是有人进入琼楼的时候了,而端羽兴许便是这一个人。在场的学子不止一人,产生了这样的念头。
琼楼可是天外天,在其中的便是人上人。谁不想有朝一ri入云霄,上得琼楼傲视苍生。
可是几十年才有一人能够入琼楼,在场除了端羽之外的学子,没有人认为自己是那个人。但是能够结识到一位能够进入琼楼的人,对他们而言,也是这辈子再荣幸不过之事。
君不见公子一遇吕纯阳,便是泥鳅化真龙。
若是能够攀附上端羽,兴许人家一甩手给的施舍都能够受用一辈子。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在场的几个经纶院学子更是不遗余力地绞尽脑汁去讨好夸赞端羽。
可惜,他们不知道端羽可没有心情听他们拍马奉承。
……
经历了林锐那一巴掌耻辱,数次从鬼门关擦肩而过,端羽发现自己格外地在意那些自己得罪过的人会怎么报复自己。
那身为陇西李氏接班人的李阳明会有什么手段,冯林山又会有什么方式进行报复?一上午,端羽都为这两个问题困扰。
是死士?还是修士?无论是哪个,端羽都不愿意看到有人再用这两种人来对付自己。
死士,他如今入了会意,只要不是太多人,已可以只身抗衡,还能够不放在心上。
但若是修士,那会意期的修为可就不够看了。
一想到冯林火身为玉宇替天行是能够号令天策内府那帮jing修的人物,端羽心中就有些毛骨悚然,觉得身边危机四伏,说不定随时都会出来个人,一击将自己毙命。
这让他极为不安,连干活都不怎么上心,屡屡失神四顾。
心中祈祷着那冯林火不要像林远道那般不讲理,一来就派人对付自己,好不容易熬到中午也没见有人对自己不利,端羽长吁了一口气,心想自己终归还是太弱了。
虽然半月内,已是从一个连门槛都没有踏入念道的凡人成了会意期大圆满的修士,但这一早上的提心吊胆,让端羽深觉自己在这藏龙卧虎的丰京之中,还是一只小虾米,随便来一条大一点的鱼,都能将他吞入腹中。
可惜,修为这种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半月入会意期大圆满,已是超过了他的期盼,端羽知道自己不该再奢望什么。
一早上的劳作,双臂像上了铅一般酸重,端羽抹了抹额前的汗水,仰视着头顶的苍穹,心中念叨着这贼老天能不能少在自己的前路上安排些障碍。
好不容易摆脱了林锐,覆灭了七杀堂和阳刃堂,本以为前路开阔了一些,却半路杀出个李阳明,现在又多了一个冯林山,想想就让端羽觉得苦恼。
都说海阔凭鱼跃,却不知道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样,海大了什么鱼都有。想要在浩瀚的海中活着,当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难道非要百炼才成钢么,就不能让人清闲些么?好歹我也是你儿子,多少给点面子。
望天嘀咕了一句,端羽怅然一笑,觉得自己这天之夜子做得可真是憋屈。
“端羽回学院不?”一位学子见到端羽没有随大家一同离去,反留在原地呆愣着望天,开口问道。
“嗯。”端羽回过神,对着那人一笑。
人是铁,饭是钢,一早上的劳动,端羽早已饿坏了。虽然出了经纶院,但没有和彩衣吩咐过,这午餐也就只能回经纶院吃。
“人间有正气,浩然塞苍冥!”
端羽一步迈出,听见耳边忽然传来一个如经纶院内那古钟一般震荡天地的浩然之声。
这一声,让空中的苍云都滞住了身形,让水流涓涓的秦淮河顿时娴静下来。
端羽只觉从脚下的青砖中,生出一股厚重的气息,从他身边呼啸而起,直奔天际而去。
不仅是他脚下的青砖,满城的青砖亦如此:道上的、墙上的、桥上的,无外如是。
丰京的砖大多历经了数百年,甚至千年,见证了丰京的历史,承载了无数的记忆。
这满城青砖之气,便是历史之气,更是人间之气。
人间有正气,上可诛神,下可斩魔。
端羽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这人间正气,居然可以由砖而发。
此刻,他能够感受到丰京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有浩瀚正气,尽显大周之底蕴。
脚下的砖,再不是不入眼的青砖,每一块都像是城墙一般巍峨坚固。
路边的草,也再不是无名野草,每一株都像是蓄势待发的利剑,让人望之生寒。
一言落地,整个丰京都鼓荡起一股浩然正气,将每一个人都沐浴于其中,让所有处在丰京的人心跳加速,胸口像是有什么在跃跃yu出。
没有人能够压抑心中的澎湃,就像没有人能够挡的下此言一击。
丰京各处知晓这一言是谁出的人,或低头,或匍匐于地,遥拜向东南,暗想是哪个不开眼的惹得那边的大人物亲自出手。哦,不对,是出口。
君子仅需动口,无需出手,便能翻云覆雨执掌乾坤。
言出法随!是哪一位大能,在显神通?
端羽骇然望天,只见从空中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摔下一个人影,正好落在他的跟前。
这人仰面落地,七窍之中皆有鲜血溢出,未死,但显然已是奄奄一息。
虽然模样十分凄惨,但身躯强壮有如磐石,一身肌肤像是铁打一般隐隐散发出一股森冷的气息,端羽能够看出这落地之人显然是修为高深的jing修。
心想着原来是神仙打架,端羽蹙眉后退数步,生怕被卷进这场纷争之中。
只是,那获胜之人并没有跟着落地。
“你们都可知了?”又是一言,出自同一人之口,却不像前一言一般,有一股泰山压顶般的威严之意,反若风轻云淡,消散了满城浩然正气。
所有人胸口的压力即刻消失,都不由舒了一口气。
“知了。”
从丰京各处传来两个字,出自不同人之口,却是异口同声,无一不是谦卑至极。
“知了便好。”语气像是慈父在教训自己的孩子,又像是倦懒刚醒之人的随口一言。
端羽这才醒悟,那发话之人,该是在君望山。是不知道哪一位夫子,在教训丰京的各方修士。
和自己有关么?为何故意将此人落在自己面前?
端羽心怀疑惑地望向前方落地之人。
这一眼,他看到了那落地之人的腰间跌落着一块腰牌。
每一个经纶院学子都有一块腰牌,天策府学子也是如此。这一块腰牌正是天策府的腰牌,周身镶金,便是内府修士的象征。就如尹子名的腰牌要比他的腰牌多一圈白玉,以示内院和外院学子的区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