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

第29节

“小兄弟。”
掌柜的突然叫住他,似觉得自己反应太过激,缓了缓语气,笑道:“你刚才说的韩家,可是杏田村的?”
“对啊…”季城心直口快,而后讶异道:“您怎么知道的?”
掌柜的勉强笑道:“韩大爷中年考中秀才,就在镇里做教书先生,名气可大着呢,老婆子我也是听过的。你们村的那位姑娘,可真有服气。”
“可不是嘛。”
季城眉开眼笑,“她是我们里正的女儿,从小就和韩家定了亲的,村里人都说她有福气,说不定能做官夫人呢。”
他表现出一副看起来想要巴结的模样,打那么贵的首饰,也就不奇怪了。
那两个妇人没再说话。
掌柜的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心却沉了下来。等那两个妇人走后,她叮嘱伙计好好看着店铺,匆匆走了。
何老太爷辞官后也在做夫子,但和韩秀才任职的书院不同,那是县里的书院,学子要么是官家子弟,要么出自大户。就连韩义,也是在韩老爷子考上秀才以后,才转去县里的。也因此,认识了何家少爷。
何宅在镇上中心地段,是一座二进宅子。太夫人早逝和老爷都早逝,府上只有四个主子。老太爷,何夫人,以及一双子女。半月前,书院已放假,何老太爷幽居府中。
首饰铺的掌柜是何夫人的陪嫁心腹,姓桂。还未到月底交账的时候,她却匆匆而来,何夫人自然诧异。
“你怎么今日来了?”
桂氏看了眼侍立在旁的两个丫鬟,上前几步,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何夫人瞳孔一缩,“你说的是真的?”
桂氏点头,将季家兄弟签的字据掏出来,“这是他们到店里打首饰的字据,就是给韩义未婚妻做添妆的。”
何夫人盯着那字据,心中燃起滔天怒火。
“好,好得很。”
她气得咬牙。
韩义出身寒门,她本瞧不上。但公公和儿子都说他有才,日后必能高中,她才允了女儿的心思。若明年童试韩义能考中,就把婚事定下来。没想到,韩义早有婚约,却又来招惹她的女儿。
身为举人之妻,何夫人自不是一般浅薄妇人,哪里还看不懂韩义心里那点小九九?
她冷笑一声,屏退了丫鬟,对桂氏道:“此事暂且不要声张,先去打听打听…等一下,季家…”她突然想起了什么,看向那字据上的落款,“义村人,姓季。最近延城周围会女红的妇人给北地将士们缝制的手套,是不是就是义村一个姓季的小姑娘做出来的?我听说,皇上还颁发了圣旨赏赐。”
这事儿在整个北地已经传开,官府还出了告示。所以哪怕何夫人这种不常出门的妇人,也有所耳闻。
桂氏先前满心焦急,倒是没注意那个年轻小伙子的姓氏,如今经她这么一提,也想起来了。
“对,就是姓季,而且季家也出了个秀才,就是那小姑娘的父亲,只是早逝…”她说到这儿忽然住了口,惊异又不太确定的说道:“夫人,您是怀疑,这次季家的两个小兄弟来打首饰是假,告密是真?”
何夫人漫不经心的看她一眼,神情已说明一切。
桂氏脸色变了变。
若真如此,那此事必然不假。
“季家倒是聪明。”何夫人抿了口茶,“也罢,我领他们这个情。”
韩义攀权富贵始乱终弃是真,但此事闹开了,她女儿的名声也会跟着毁了。显然,韩义那个未婚妻的家里,并没打算得罪何家。打发了桂氏离开,她叫来管家,叮嘱道:“等少爷回来,让他过来见我。”
**
“二姐真聪明,我刚瞧见那掌柜的脸色都青了。”
回家的路上,季城笑着对兄长说道。
没错,那些话都是季菀教他们的,不经意透露韩义早有婚约在身。留下名字,好让何家的人知道,他们也不算是全无背景。毕竟季家可是出了个有功于北地将士的姑娘。连皇上都颁发圣旨奖赏,县令知府都高看季家一眼,连带着整个义村都比旁的村镇荣光。
何家人知晓真相后,必然领情。那么这门婚事,错的那一方,肯定全在韩家。而何老太爷,正是韩义的老师。由他出面对付韩家,轻巧又不会留下后患。
一举两得。
兄弟俩回家后便将此事告诉了季菀,季菀很满意。
“最多三天,韩义就会被赶出书院,身败名裂。”
何家是书香门第,最注重清誉。韩义做出这等苟且之事,曾经身为知府的何老太爷,肯定不能容忍。
她猜得没错,当天下午,何少爷回府后便听母亲说了此事,当即沉了脸。但他还是有些不信好友会是这等小人,暂且没将此事告诉妹妹,而是派人悄悄暗中打听,得知此事确凿无疑,这才去禀明了祖父。
何老太爷半生为官,素来清廉高洁,最看不惯那些步步钻营的苟且之辈,得知韩义的真面目,自然不会放过。当天就去了县城,直接划了韩义在书院的学籍,将他开除。
韩家人懵了。
“是不是搞错了?我家义儿好好的,怎么会被书院开除?他可是何老夫子的高徒…”
韩老爹的话还未说完,就被书院的院长冷着脸打断,“韩义偷盗考题,行为卑劣。我们院长就是看在他是何老夫子的高徒,才没将他送交官府,只是将他开除,取消科考,已是宽容。”
院长也是一个老秀才,和何老太爷是多年好友,自然知晓其中内情,对韩家再没半点好感。
“酒醉狂言,不敬师长,且流连青楼之地,品行不洁…”
村里人早就围过来看热闹了,尤其是邻居宋家,听那院长一字一句细数韩义之过,气得拿着木棍就挥了过来。
“好你个韩义,与我外孙女有婚约在身,却去那等肮脏的地方。怪不得想退婚,原来是被青楼的娼妓迷了心窍。我打死你这个没良心的畜生…”
左邻右舍的人都来拉劝。
韩义狼狈的被推到在地,脸上还有些怔愣。
老院子听了宋老爹的话,对韩义更是唾弃,转身就走了。
“院长——”
韩义心里一慌,连忙爬起来就要去追,却被慌乱的人群绊倒,摔了个狗啃泥。
韩家的事儿很快传了开来。
偷盗、不敬师长、逛青楼、背信弃义…哪一条都够唾沫星子淹死。
赵成当即去了杏田村,退婚!
事情天翻地转,赵家成了主动退婚的那一方,而且还是理直气壮,没有承受任何流言蜚语。所有人对赵茵只有同情。那些唾骂而鄙弃的目光,全都落在了韩义身上。
第044章 各地收猪
事情圆满解决,宋氏带着礼物上门感激。
“阿菀,这次多亏你了,要不然我们阿茵怕是就没活路了…”
她提着两斤肉,二十个鸡蛋,还有两尺布。周氏家现在不缺这些东西,但多少是个心意。
“宋姨,您客气了,我和茵姐是好朋友,她有难,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季菀笑着推脱道:“这些东西,您还是拿回去吧,我们可万万收不得。我还有件事想拜托您,您若不拿回去,我也不好意思开口了。”
宋氏满脸喜色,“你说,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帮你。”
季菀看看母亲,周氏点点头,与宋氏说起自家准备在其他村里收猪的事儿。
宋氏诧异,“你们家这是要做什么生意,要收那么多猪?”
“这不是卖了几天煎饼果子,许多人都想买火腿嘛,所以我就想多做一些。但我们家人手不够,还得在村里雇一些人帮忙。”
季菀说到这里,顿了顿,正色道:“煎饼果子我不打算卖了,昨天我就跟大伯娘说过了,会教她做煎饼果子。但煎饼果子一次性不能做太多,即便有炭火温着,也总归不够新鲜。所以我打算也教给你们家,等我们家的房子盖好以后,就让赵大哥和赵二哥去镇上卖煎饼果子。还有冯家,我也会教给他们做,我负责提供火腿肠和麻辣酱。如何?”
火腿的方子她不会卖。做煎饼果子太耽搁时间,倒不如拿出来教给其他人,然后再购买自家的火腿。既节约了时间,也赚得了银钱,还能卖赵、冯两家人情。她还想雇冯家兄妹帮忙切肉、灌肠,互惠互利。
这么好的事,宋氏自是大喜,她激动得满脸通红,“阿菀,你真好,不仅帮我们阿茵挽回了颜面,还要把你们家赚钱的方子教给我,我真是…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周氏笑道:“宋姐,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不用这么客气。”
宋氏又是感激又是感动,“我这就回去和我们当家的说,让他明天就去其他村里问问。”
她说完还是将拿来的肉和鸡蛋等放在桌上,匆匆走了,季菀拦都拦不住。
“娘,明天北地的将士就要来收手套了,我想把最开始做的那两斤腊肠送给那位将军,也算是感激他对我们家的照顾。”
家里九成的经济掌握在季菀手里,她每天都让季平两兄弟买肉回来,连着做了好几次的腊肠。最开始那几斤,已经可以吃。昨晚她就煮了一斤腊肠,季容和季珩喜欢得不得了,连以前最喜欢吃的卤猪蹄和卤肥肠,都抛到了脑后。
周氏尝过后,也赞不绝口。
“好。”
她现在彻底相信,女儿做的腊肠,一定能大卖。
“那我们明天把猪杀了。正好大伯娘他们家的猪要卖,干脆咱们就买过来,一起杀了,怎么样?”
女儿主意大,周氏宠溺的笑笑,“行,吃过午饭,我就去和你大伯娘说。”
“嗯。”
苗氏已经在盘算着把猪卖了,周氏问起,她自是乐意。
“你们家阿菀可真是能干,这才不到一个月,买卖就做得这么好了。”
周氏笑笑,“这也得亏阿平和阿城帮忙,不然阿菀便是做出再多新鲜吃食,也卖不出去。”
苗氏道:“自家兄妹,都是应该的。阿菀赚了钱,还不忘照顾我们,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你再怎么客气,我就更不好意思了。”
“大嫂言重了。”周氏道:“我们家人手太少,一次性杀两头猪,还要劳烦大嫂帮忙。加上收猪的钱,二两银子,你看可行?”
苗氏一怔,而后忙摆手,“要不了那么多,上次阿菀去登县卖了菜方子给了阿平和阿城二两银子,这头猪我可不能再收你的钱。”
“大嫂…”
“玉琼。”苗氏打断她,“我知道现在你们家不缺银钱,但我也不能白要你们的。我是个妇道人家,也没念过书,大道理我不懂。但有句话说得好,亲兄弟明算账。阿菀把葱油饼的方子教给我,让我们家多一笔不小的收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报。这头猪,比起你们家的独特秘方,根本算不得什么。”
苗氏向来通情达理,知恩图报,坚决不肯占周氏家的便宜。
周氏只得道:“大嫂,你若是不收,我也不敢买你们家的猪了。”
苗氏无奈,“好,不过二两银子太多了,打个对半,一两银子。说定了啊,你若是再多给,我可真不高兴了。”
“好,一两就一两。”
周氏想着到时候做了腊肉就给他们家二十斤。妯娌俩说定了,周氏便先把银子给了苗氏。
……
赵成要出去找活儿做,白天基本不在家,晚上回来宋氏就将周氏家要收猪以及季菀要将煎饼果子的方子教给她的事告诉了赵成,赵成惊异,赵家兄妹也又惊又喜。
“阿菀这孩子,可真是实诚。”
div
div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