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

第79节

惨痛的记忆浮上脑海,刘氏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连忙道:“好,我听你的,以后再不找他们家的麻烦。”
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小命最重要。
“不光如此,以后也别想着去大哥他们那里捣乱,二嫂家的所有生意,您也别想着去分一杯羹。安安分分的呆在家里,等过些日子,我就把您接过来一起住。”
最后一句话,让刘氏神色转喜。
“当真?”
季远脸上带了笑,“儿子何时骗过您?”
他从来都是个会审时度势的人,既然知道周氏投靠了娘家,为了自己以后的科考仕途,那是万万不能有丁点得罪的。
只有钱没有势,也同样被人踩在脚底下。
所以季远从未想过要分周氏家的钱财,他想要的,是入仕。做了官,还怕没有钱?
大概是终于意识到周氏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人物,刘氏倒是真的消停了,除了还是时不时的跟村里其他人显摆儿子的有出息以外,便是和他人的口角之争,都少了。
终于在过年前,她得到了好消息。
袁氏怀孕了。
季远为显示对这个孩子的重视,便对岳父大人说,请自己的母亲来照顾妻子。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是母亲在照顾,有经验。而且袁氏现在怀孕了,没太多精力照顾早已搬过去住的季云和季松。请了他母亲过来,也能帮袁氏减少一些负担。
袁掌柜慎重思虑过后同意了。
就这样,刘氏便高调的带着季云和季松搬去了兰桂镇。她走的那天,特意让丫鬟放了鞭炮,要让全村的人都知道,她要去镇上跟着儿子过富贵日子了。
有人羡慕,有人默然,有人不屑。
如果季还夫妻还在村里,大概会送她,可人家早就搬去了登县。刘氏自我感觉良好,却早已失了人心。
最为开心的,当属季云和季松了。
两个孩子都不小了,尤其是季云,过了年就九岁了。母亲死后,奶奶对她不好,她跟父亲说过,父亲只让她恭谨孝顺,别顶撞奶奶。熬了将近一年,父亲娶了后母。
不,是入赘别家。
她和弟弟也跟着有了衣食无忧且仆从伺候的日子。
最开始,季云知道自己即将多个继母的时候,内心里充满了茫然和惶恐。
她听村里的妇人说过,天底下的继母没一个好东西,都不会真心对前头原配生下的孩子。
她怕得不得了,甚至在袁家来人接她和弟弟的时候,她抓住奶奶的手不肯走。
来接他们的人,转头就把这事儿告诉了袁氏。袁氏自然心中不悦,纵然先前有心善待他们姐弟俩,现在这心思也淡了。
不过袁氏也没苛待他们。
她对季远是有感情的,不然也不会嫁给他,还答应把他与前头原配生的孩子接过来自己养。所以便是为了和季远的夫妻感情,她也不会虐待季云和季松。
她派了丫鬟婆子伺候着,吃穿用度没亏待分毫。
可没了娘又骤然来到一个陌生家庭的季云十分敏感,总觉得袁氏不喜欢她,迟早会把他们赶出去。惶惶不得终日之时,继母怀孕了。
季云简直如遭雷击。
其实她知道,父亲重子嗣。继母生的孩子终归是姓袁,父亲不会抛弃她和弟弟。但父亲有了新的弟弟或者妹妹,是不是会对她和阿松更为冷淡?
心中担忧害怕,吃不下睡不香的,直到她听说父亲要把奶奶接过来跟他们一起住。
奶奶虽然脾气好,但总归是自小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季云知道奶奶的脾气,肯定会在继母面前端长辈的姿态。而且有一点奶奶和母亲一样,注重季家子嗣。
所以,奶奶一定会护着他们。
尤其是,在袁家衣食无忧了,奶奶不会再使唤她做这做那,还会像分家之前那么疼她和阿松的。
……
季菀是在除夕的头一天,才知道刘氏搬去了袁家的事儿。这段时间太忙,火锅店一经推出后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一连半个月,季氏火锅的生意居高不下。因为是独一家,所以每天食客爆满,排队都要排好久,每天预约的号都排到了数天后。店里的伙计们,全都忙得脚不沾地。
到现在,每日的纯利润,都在三十两到五十两之间。
照这个势态,还会持续增多的。为此,季菀又招了好几个伙计。新伙计不是外头招的,而是在义村里招的人。
以前和他们家关系好的,冯家、吴家、赵家…壮劳力可以负责搬运等粗活,另外还有负责传菜的,招呼客人的。妇人便负责洗碗刷盘子,打扫清洁等杂活。
连账房都新添了三个,都是齐纠送过来,绝对信得过的人。
既招募了村民做伙计,自然会有人把刘氏搬去袁家的消息告诉季菀。季菀其实已经不再关心这些事儿。
只要刘氏安安分分的,别来找茬,她也不会跟那对母子过不去。
至于她那个三叔季远,也已不再她关心的范围内,因为京城皇宫里,陛下又下达了圣谕。
第096章 册封乡君(四更)
虽然早在温室蔬菜种出来的时候,齐太守就递了奏折去京城,同时也在北地推广。一个月来,已见成效。但做为天子,心怀天下,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在颁布任何一项决策之前,必然会再三斟酌。
所以在看到齐太守的奏折和那不再新鲜的青菜,他欣喜之余,不忘按照奏折写的法子,栽种温室蔬菜。
直到亲眼见证了结果。
天子龙颜大悦,奖赏自是颇丰的。
除了金银珠宝是上次的数倍以外,竟还破例封了季菀为乡君。
平民百姓,这般的封赏,史无前例。
季菀听着那宣旨公公口中吐出来的一字一句,再次懵了。
乡君啊,这可是皇族宗室子女才能得到的敕封。她一个小农女,就这么飞上了枝头?
天了噜,她不是在做梦吧?
“季乡君,接旨吧。”
宣旨公公笑眯眯的将圣旨递过来,季菀尚还未回过神来,倒是周氏比较镇定,用胳膊肘碰了碰女儿手臂。季菀这才如梦初醒,忙双手接过圣旨,高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旨的公公态度特别好,近乎谄媚,不停的说着恭维的话。
这次陆非离没有特意压下消息,所以登县的所有地方官都来了,呼啦的跪了一大片。
周氏让孔妈妈给了那公公一个大红封,然后再由知县安排这些人住进了驿馆。
送走了所有道贺的亲朋好友,周氏带着儿女们进了屋。
姐姐做了乡君,季容与有荣焉,欢呼的抱住姐姐的手臂,满脸都是欢喜之色。
“乡君啊,这可是正四品,有俸禄的。姐姐,你真厉害。”
五岁的季珩还不大懂敕封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肯定是大喜事。因为他看见了丫鬟们捧着的那一箱箱的金元宝和许多漂亮的,母亲和姐姐们都喜欢的首饰。
所以他也跟着笑。
“大姐姐真厉害。”
周氏看了眼明显有点不在状态的长女,笑道:“本朝重农业,或许你觉得自己做的事不足一提,却能造福天下百姓,这的确是大功一件。再加上你那个造冰术,传至南方,不知多少人欣喜若狂。你若是男儿,陛下必然会直接授于你官爵。”
不过陛下直接册封女儿为乡君,还是有些让周氏意外。
她猜测,或许这其中有周家的推波助澜。
祖父是天子之师,素来得陛下敬重。若是有心人把自己的身世透露给天子知道,天子额外恩赏,也不是不可能。
心中这般猜测,但她没说出来。而是在陆非离登门拜访的时候,直接问了出来。
陆非离笑道:“夫人慧眼。”
话至此,已不用多说。
……
周家大姑娘荣获陛下恩赏,册封为思品乡君,这事儿很快就在登县传播了开来,很快,整个延城几乎是家喻户晓。
道贺的,送礼的,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周氏几乎忙得停不下来。
而隔壁江家,江老夫人正在祠堂内,看着江家列祖列宗的牌位,神情几多怅然。
若说先前她还抱有那么一分和周家结亲的希望,现在便是彻底死心了。
乡君…京城周家,不知该有多显赫。
这样的人家,怕是普通官绅都高攀不上吧。
长孙到底是没这个福气的。
“祖母。”
江沅扶她起来,“夜了,回去吧。”
江老夫人看着长孙温润俊逸的眉目,苦笑,“沅哥儿,季家,是再没指望了。”
江沅脸色平静。
“孙儿知道。”他语气温和依旧,“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种事,强求不来的。”
失望吗?
好像也没有。
遗憾吗?
似乎有一些。
江沅不否认对只见过一面的季菀有好感,但两人之间的交谈屈指可数。彼此对对方的了解,都是从周围人口中得来的。那些赞誉褒奖之词,听在耳里,终究有些入了心。
他知道,季菀是个好姑娘。也想过,以后两人或许能喜结良缘。
如今知道高攀不上了,江沅的心情…约莫类似做了一个甜蜜的美梦,当晨间第一缕阳光照下的时候,他醒了,梦也破碎了。
胸中难掩空落和怅然。
不过他还是庆幸的,庆幸未曾与那姑娘深入接触,不曾太过入心,两人也未曾有婚约。
没有牵绊,她从来就不属于他。
想通了这一点,那些萦绕在心底的落寞情绪,也就慢慢散去了。
div
div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