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

第76节

被逐家门的时候,她绝望哭过。无处容身时,她一度自弃,日日以泪洗面过。奶娘去世,她茫然凄楚的哭过。丈夫病逝,她悲痛哭过。被婆母苛待弟妹欺负的时候她悲戚哭过,女儿险些丧命她哭过,却头一次,为曾经的亲人,这般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哭…
长福重新跪下来,声音哽咽,再次道:“大姑娘节哀。太夫人若在,亦不忍见您如此伤怀。”
周氏整个人都颤抖着,泪如泉涌。
压抑的哭声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显得格外清晰,悲凉、无助、悔恨、哀痛…
“大姑娘,节哀…”
长福不知要如何安慰,也只有这么一句苍白无力的话。
不知过了多久,周氏才渐渐止住了泪,道:“家中一切,可还安好?”
“好。”
长福道:“公子如今已是礼部侍郎,仕途安稳。家中夫人宽厚贤德,育有二子二女,都尚未成年。”
弟弟还不到三十,已有如此成就,周氏很是欣慰。
她看着长福,问:“你来找我,祖父和父亲可知?”
长福略一斟酌,道:“小的离府,太师和老太爷自是知晓的。”
周氏并未拆穿他。
“天气渐冷,也不便舟车劳顿。你既来了,就暂且在这住下吧。”
她没答应回京,却也没直接拒绝,应是还有顾虑。
长福心思一转,知道大姑娘这些年受了委屈,怕是还有些放不开心结,也未再逼迫。
第091章 被逐真相(二更)
安顿好长福,周氏才去找女儿。
“娘。”
母亲在正厅招待客人已多时,也不知道陆非离会说什么,季菀心里有些烦躁。这时外头伺候的小丫鬟说夫人来了,她立即起身迎了出去。
周氏牵着她的手走进内卧,在长榻上坐下,垂眸细细打量女儿,眼神几多感慨。
“娘…”
季菀被母亲看得莫名,忍不住出声。
“阿菀。”
周氏握着柔软的小手,认真道:“周家来人了,你舅舅想接我们回去。”
季菀震惊。
“舅舅?”
她隐约记得,幼时母亲提起过,周家是有个小舅舅。母亲似乎与舅舅,关系颇好。
“那…娘想要回京吗?”
周氏有些犹豫,“我也不知道…你呢,想去京城吗?如果去了京城,有你舅舅庇护,你也能得个好前程。江家那边,你若实在不愿,就算了…”
“娘。”
季菀打断她,“我不知道当年您为何离家,但这些年你甚少提及,想必是极为伤心之事。否则也不会在当初那般艰难的情况下,都未曾求助娘家。”
周氏漠然半晌,轻轻叹了一声。
“十多年了,其实也没什么好计较的。”
祖母去了,她想回去祭拜祖母。可祖父父亲,真的愿意认回她这个曾让家族蒙羞的女儿吗?长福只说了曾经,却未曾说当下。她不确定,时隔多年,自己还能否回得去。
且去了京城,必是寄住周家。她已是外嫁的姑娘,膝下又有三个孩子。哪有娘家永远养着外嫁丧夫的女儿的?就算弟弟弟妹不嫌弃,她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这些忧虑,季菀自也想到了。
“娘如果不想回去,我们就永远呆在这里。”
季菀靠在她怀中,道:“那些不开心的事,何必要放在心里,徒增烦忧?这短短一年,我们分了家,盖了新房,又在县里买了宅子,家中生意也一日胜过一日,咱们一步步走到今日,也没有依靠周家。或许我们一辈子也比不了周家的显贵,但我们过得充实。去了京城又能怎么样呢?我和弟弟妹妹们姓季,我们是寒门出生。那些高门世家,簪缨名门,同样瞧不起我们。所谓前途,也不过是求的周家的底蕴,交易而已。”
周氏一时没吭声。
女儿素来有大主意,说的也是事实。莫说是儿女们,就连她自己,离京多年,都快忘记了京城的繁荣锦绣。
“我的母亲,本也是大家出身,可惜父兄接连亡故,族中子弟皆是庸碌之辈,家族渐渐衰败。幸亏周家不弃,未曾悔婚,也算宽慰。然我母亲命苦,生下我后便难产而崩,临终前让我父亲,也就是你的外祖父,娶她的庶妹为妻,以免我被后母苛待。然而母亲不知,正是她最为疼爱的这位庶妹,毁了她女儿的一生。”
周氏第一次同女儿完整说起自己的过往。
“继母是个集齐善于伪装之人,她骗过了我母亲,骗过了父亲,也骗过了我。自幼她便待我极好,宽厚贤德,体贴周到。我因自幼没了生母,再加上她又是我姨母,我便对她十分亲近,从未疑心。第二年,她便生下龙凤双胎。妹妹周玉琴,弟弟周长儒。除此外,还有一个庶妹,一个庶弟。但我们三个,关系是最好的。”
“我与妹妹,都是自小定了亲。我定的,是皇后胞弟,小国舅。妹妹定的,是永昌侯府嫡次子,都是显赫名门。”
周氏说到这里,顿了顿,或在回忆,或在酝酿,或在沉淀那些积年往事。
良久,她才继续道:“那年谢家老太君五十寿辰,我和妹妹都随母亲前往。席间我旁边那位姑娘不慎将酒洒落我身上,脏了衣裙,我便随谢府的丫鬟去厢房换衣裙。却不想,回来的途中,在后花园里,巧遇了妹妹的未婚夫。”
季菀睁大眼睛,难道…
周氏闭了闭眼,“后来我才知,是妹妹故意约他在园中相见。包括我脏了裙子,都是早早安排好的…堂堂周家嫡女,太师的嫡长孙女,居然私会妹妹的未婚夫,还是在别人家中。呵~”
她讽刺的笑了声,语气里尽是凉薄。
“那么多的贵妇千金,这事儿根本就堵不住,我身败名裂,整个周家跟着蒙羞,祖父和父亲因此被戳脊梁骨唾骂。那个时候,真相如何已经不再重要。我心如死灰一心想要寻死已证清白,是奶娘救了我…然后我那位素性温柔的好妹妹,这才告诉了我真相。”
“原来她一直嫉妒我,我娘是嫡女,哪怕娘家落败也能靠着生母的丰厚嫁妆风光嫁入周家为原配正妻。而她母亲只是个良妾,没有靠山没有嫁妆,嫁进来的目的,只是为了我过得更好一些。而我是嫡长女,她是续弦嫡次女。祖父祖母父亲都更看重我,她永远都只能活在我的阴影里。就连婚约,我也更胜她一筹,所以她才要报复…呵呵~”
周氏又笑了笑,眼神嘲讽又悲哀,“可惜她不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同是周家女,我名声败坏了,她又岂能独善其身?同样再嫁不得高门。”
“我也知道,祖父将我逐出家门实属无奈,悠悠众口,人言可畏,这对清贵名门的周家来说,无疑是致命伤。但当时我只顾着绝望悲戚,所以一度想要轻生…若非奶娘,我可能,早就尸骨无存了。”
她眼中起了朦胧泪光,轻轻说道:“但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我离家后,祖父和父亲未曾包庇妹妹。而是将她远嫁,并且不许她回京。而我那位继母,也被发配去了宗祠,一生对着周家的列祖列宗忏悔。其中内情,外界大概不甚清楚,许是觉得周家家风严谨,为了个败坏门风的女儿,也不愿祸害他人,故而才将妹妹低嫁。而我的继母…自然是因没有教导好嫡女以至祸患门楣,殃及自身。但今天我才知道,祖父和父亲,或许早已查明真相,才惩处了她们母女。而内闱家丑之事,也不便四处宣扬,只得隐瞒。”
季菀听着母亲娓娓道来的真相,深觉高门大户的悲哀和无奈,阴私和丑陋。
“至于我,也是不可能接回去的。否则,对于周家来说,亦是耻辱。”
其实这也不能怪周家迂腐无情,只能说,这是时代的悲剧。
女子的贞洁名声,大于性命。
“我在义村落脚,是周家给我安排的户籍。这些,我都知道。那时候我满心悲愤,也知自己再回周家无望,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未曾求助娘家。”
周氏搂着女儿,眼里泪光闪烁,却未曾掉下。
“阿菀,你们本该出生在富贵乡,而不是在乡野之中,为了生计奔波劳累。只怪我当初太蠢,竟错把狼,当做了羊。”
季菀心道,若当初母亲遵循婚约嫁了国舅爷,也就没他们姐弟三个了。
她抱住母亲的腰,安慰道:“娘,我很喜欢现在的日子,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在哪儿都是温暖的港湾。”顿了顿,她又道:“如果您想要回去,我们也都陪着您。”
只是可惜了她的火锅店,还没开呢,就注定要夭折了,她可是投进去了不少钱呢。
周氏神情复杂,犹豫不决。
“以后再说吧,时下隆冬时节,天寒地冻,京城千里之遥,实在不宜现在远行。”她道:“我想给你舅舅写封家书,说明个中情由,再行论断。”
季菀想了想,点头,“那这事儿要不要告诉妹妹?”
周氏沉吟道:“你舅舅派来的人就暂时住在我们家,也瞒不住。等晚间的时候,与你妹妹细说吧。”
“好。”
第092章 婚事作罢(三更)
“去京城?”
季容惊讶的瞪大眼睛,有点茫然和无措的看着姐姐。
“为什么要去京城?咱们在这过得不是好好的吗?”
活这么大,季容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延城,她简直难以想象又要搬迁去另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
把妹妹的惶然排斥看在眼里,季菀叹息一声,缓缓将母亲当年如何被逐的真相娓娓道来。
季容脸上表情不断变化,震惊、愤怒、恐惧、茫然、悲哀…
从小生活在乡下,从未切身体会过豪门贵族里的勾心斗角,见过最可怕的事,就是昨夜的劫匪刺杀。在此之前,还有贺家火烧王家的丧心病狂。哪里知道,世间还有这般肮脏龌龊的事儿?
“姐姐,如果我们去京城,周家会接纳我们吗?娘当初是被逐出家门的,现在回去,以前那些认识娘的人,会不会旧事重提?”
季菀皱眉。
这也是她排斥去京城的原因之一。
母亲一心想依靠周家给他们姐弟一个好前程,但毕竟当年的事儿闹得太大。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许多人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可当初目睹那件事儿的人太多,总有还记得的。
女人堆里最不缺八卦,只要有人稍稍一提醒,就如星火燎原。
她不希望母亲只为了给他们寻找庇护,而将自己置身众矢之的。
“我也不知道。”
季菀轻轻道:“娘说,想回去祭拜太祖母以尽孝道。”
季容垂下眼帘,闷闷道:“那咱们在这边的地产怎么办?宅子、田地,还有你不是要开火锅店吗?那边都快装好了,花了那么多银子,不都打水漂了吗?”
“我想过了。”
周家既已派了人过来,再加上母亲的态度,大概他们是迟早要去京城的,所以季菀不得不做好打算,“房产田地都可以卖了,火锅店和作坊都可以交给大伯他们打理,酱板鸭和腊肠都给咱们家的下人做。我们可以每个季度派人来火锅店收账,作坊只有那两三个月,年底的时候和火锅的收成一起。无论是作坊还是火锅店,都是在官府造了册的,我们家的下人都是用惯了的,而且在县衙里也有记录,绝对不会把方子外泄。”
她想过了,去了南方也可以继续开店开作坊。
南方富庶,京城又是富贵云集的地方,不怕没生意。
就算要走,起码得开春后。几个月的时间,足够把火锅店的口碑打出去。以后她在南方开店,就容易多了。
生意上的事情,季容懂得不多,但姐姐说得这么笃定,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她只是对于要搬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有些畏惧和茫然。
晚上吃饭的时候,季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
周氏看着长女熠熠的目光,又是心疼又是愧疚。她这个做母亲的没本事,不能给儿女们遮风挡雨。长女小小年纪,就要努力赚钱养家糊口。到了说亲的年纪,她也没办法给长女说一门更有体面的婚事。
div
div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