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

第77节

女儿容色太过,又早早名声显露。若是没个靠山,如何能保证后半生安稳?
周氏心底清楚,当初自己之所以在婆母面前抬不起头,除了本身的卑怯懦弱以外,还有就是没有娘家撑腰。婆母就是知道她孤苦一人,无人给她做主,才会那么肆无忌惮的欺辱她。
现在弟弟愿意给他们娘几个撑腰,兴许女儿以后能过得好一些。但周氏更担心自己以前的名声,会不会影响到女儿?
这,才是周氏犹豫不决的关键。
江家那边…所幸婚事还没落实,也不算是言而无信。
长福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有随行侍卫和下人,也一并住进了周宅。旁人不知情,以为她家又新添了仆人。唯独邻居江老太太最为敏锐,察觉了些不寻常。
“又不是什么年节日子,安国公府世子和太守家的公子怎会无缘无故的来周家?”
她皱着眉头,十分不解。
“我已让人去县衙打听过了,周家新来的那几个仆从,并未去县衙登记造册。”
“母亲的意思是…”
邱氏也觉得纳闷,周家从江家盘下来的那个酒楼已经挂上了招牌,季氏火锅。
火锅是什么东西,她不懂。但她知道,周家又买了几个厨子,眼看着这火锅店应是快开业了。若是为了这个店需要其他人手,大可以招人,无需再买。
便是签死契,在衙门里也是有档案的。
江老夫人转动着手腕上的珠串,漫不经心道:“除非他们的户籍不在此处,需得先移籍才可重新在衙门里登记。可他们刚搬来几个月,根基不稳,用人肯定是谨慎再谨慎,肯定不用买这种来历复杂的。”
顿了顿,她看向邱氏。
“你不是说,周氏是南方人吗?”
“对啊,她…”邱氏刚开口,忽然反应过来,“母亲是说,那些是周氏的娘家人派来的?”
江老夫人沉默。
邱氏震惊,“不、不会吧?周氏以前在婆家受了那么多罪,不是还和婆母闹上了公堂么?这么多年,周家都没过问,想来是早已断了联系,怎么会突然派人过来?”
江老夫人没接话,心里却知道。长孙和季菀的婚事,算是黄了。
不是没有遗憾的。
不说两家的条件,单季菀这个姑娘,江老夫人便极为满意。
自古官商一家,江家能把生意做这么大,自然是有些背景的。也正因如此,才能轻易从衙门那边打听到些消息。江老夫人知道周氏来自京城,虽不知太多内情,但起码能猜到一二。最少也是个官宦家的姑娘。
一旦周氏有娘家撑腰了,她的子女身份自也跟着水涨船高,哪里会看得上江家这般商贾之户?
正因如此,江老夫人才迫切的想要和周氏达成共识,把两家的婚事私底下定下来。
可没想到,就是这个关口,周家来人了。
“我累了,你回去吧。”
她有些疲倦的揉了揉眉心,道:“跟燕姐儿他们说一声,以后若无必要,别去周家了。便是去周,也莫要在周氏母女面前提起沅哥儿。”
孙女那边,她也是要叮嘱的。
邱氏一愣,瞬间了悟。
“是。”
第093章 温房蔬菜和人工造冰(一更)
遵从婆母的嘱咐,邱氏严格约束几个孩子,故而连日来,两家都不怎么来往。
周氏自是察觉到了。
她早猜到,江家那么大的家底,怎么可能没有背景?所以想要去衙门查一些事,自是有自己的手段。
江老夫人是个通透之人,早已通过些微的蛛丝马迹看得分明。这般态度,便已说明一切。
谈不上失望或者遗憾。
倒是这份冷淡疏离,让周氏隐约松了口气的同时也下定了决心。
她到底是不愿逼迫长女的,现在几人江家已放弃,她也就少了解释的麻烦。
“我已给你舅舅去了信。”
今年似乎没有去年冷,已是十一月底,才下了一场雪。
烧着地龙的屋子里,周氏把儿女们都叫到跟前来说话,“等这边的事情安排完了,开春后咱们就启程去京城。”
季菀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娘。”她低声道:“先前陆世子与我说过,边境兴许会开战。房产田地可能都不好卖,等以后太平了,再转手房产。至于地,还是租给佃农。”
“好。”
这事儿长女先前大概与她说过,这也是促使周氏下定决心回京的一个重大原因。
便是边境固守,但有战事的话,治安就不太平。去南方避一避,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事就这么落定。
腊月初,周家又出了一桩喜事。
季菀实验的大鹏蔬菜,成功了。不,应该是温房蔬菜。
温房里种出了青菜,绿油油的,看得负责这个实验的人,都惊奇的说不出话来。
下人跌跌撞撞结结巴巴的把这事儿禀报了主子后,周氏立即亲自去看,一见之下也是满眼惊奇和喜悦。
“孔妈妈,快,你亲自跑一趟安国公府,将此事告知国公爷。还有太守大人那边,立即派人过去。”
这可是农业发展的新突破。
周氏难掩激动的将女儿揽入怀中,“阿菀,你又立功了,陛下一定会有恩赐的。”
不同于手套,温房蔬菜可是惠及全国的。本朝重农轻商,届时陛下必定龙颜大悦,赏赐定然比上次重数倍。
季菀种温房蔬菜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火锅店,当然她也知道,一旦推广,自是会得到天子奖赐。这总归,也是一件好事。
安国公府和齐府很快得了消息,这次安国公陆昌和太守齐大人都亲自来了。
一个是统帅北地十万兵马的国公爷,一个是地方最大的官员,齐齐登门周家,可想而知会闹出多大动静。不止左邻右舍,方圆数条街的民宅,哪怕是在这寒冬腊月,也都齐齐推开了门,将目光投向了搬到登县不到半年的周家。
家中没有男主人,周氏不得不以女眷的身份招待贵人。
北地两大佬自是知晓她的来历的,自然而然的就多了几分关注。三十岁的女人,姿容出众,大概是保养得好,皮肤细腻光泽犹如新婚不久的少妇。
她身边的两个女儿,容貌也十分出挑。
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短暂的惊艳后都及时回神,然后随周氏去了温房。
“温房蔬菜主要是利用了温房避风保热的性质,其实先天自然条件,比如坑谷中,也是可以种出瓜果的…”
季菀一边介绍种出来的瓜果蔬菜,一边讲解温房蔬菜的原理。
“妙,真是太妙了。”
齐大人摘了一根青菜,“这些菜,只有夏天才能见到,没想到这温房里居然也能种出来。”
他神色激动狂喜,“季姑娘,这可是造福民生的大功啊。”
季菀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
这可不是她的功劳,是盗窃了别人的智慧。瞧着俩大佬充满赞赏的目光,她着实是羞愧得很。
陆非离瞅了瞅她晕红的脸,问:“不知这菜的味道是否有异?”
为了证明自己种出来的温房蔬菜绝对鲜美,季菀当即亲自下厨,用自己精湛的厨艺,征服了这群大佬的胃。
安国公陆昌虽权高位重,但他毕竟不是地方官,松阳政务不归他管,所以他看向太守。
齐太守自然知道他的意思,“本官这就上奏陛下,快马加鞭将这些蔬菜运往京城,上呈陛下,并着急松阳各县县令,推广温房蔬菜。”
快马加鞭,起码也要四五日才能到京城。青菜本就不易存放,到时候早已卖相惨淡。
但这不重要。
不过想起存放,季菀脑中灵光一闪,道:“大人,民女懂得造冰之法。”
一众大佬又齐齐将目光落在她身上。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季菀当即在众人面前进行了实验。
她让人取来一个装来水的罐子,然后又取来更大的容器,把罐子放在容器内,开始往容器中加硝石。
“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
众人一边听着她讲解原理,然后便看见罐子里的水,真的慢慢结成了冰。
冷气四溢,空气骤然降温。
头一次见到这般景象的陆昌等人,全面色惊喜,像是发现了宝贝一般。
南方夏季炎热,贵族们都用冰去暑气,普通人却没这个条件。因为冰的价格实在太贵。即便是在北方,也都是贵族才能用得上。而南方贵族用的冰,都是从北方长途运去的,资源自然有限。
现在有了这人工造冰术,以后就不用大老远从北方运输冰块,既费时又费力。
普通人家,也不必再畏惧夏季酷暑了。
季菀总觉得,陆非离老爹,安国公看她的目光有些奇怪。欣赏有余,更多了些其他的东西。那目光让她心里有些忐忑,该不会是她表现得太过,引起这帮大佬的怀疑了吧?
她下意识的看向陆非离。
为什么求助他?一来她觉得陆非离对她几番相助,是恩人。而且数次相处下来,她觉得这个人虽出身高贵,却没有丝毫傲慢纨绔之态,是个很好说话的人。再则,安国公是他爹,他应是了解自个儿老子的。
谁知陆非离也正看着她,眼神比他爹还古怪。
季菀心中打鼓,那么多人在,她也不敢询问,直到这群大佬取了她种出来的菜,心满意足的离开,她才松了口气。
------题外话------
作者:国公爷,你这么看人家小姑娘是什么意思?
陆昌:我儿慧眼识珠,挑了个好儿媳。
陆非离:趁早提亲定下名分尤为紧要。
季菀:去死!
div
div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